白藜蘆醇
一種非黃酮類多酚有機化合物,是許多植物受到刺激時產生的一種抗毒素用於對抗外傷、細菌、感染、紫外線等外界壓力,可說是植物的守護神,化學式為C14H12O3。可在葡萄葉及葡萄皮中合成,是葡萄酒和葡萄汁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口服容易吸收,代謝後通過尿液及糞便排出。體外實驗及動物實驗表明,白藜蘆醇有抗氧化、抗炎、抗癌及心血管保護等作用。
延年益壽
2003年哈佛大學教授 David Sinclair 及其團隊研究發現白藜蘆醇可啟動乙醯化酶,增加酵母菌的壽命,激發了人們對白藜蘆醇抗衰老研究的熱潮。 Howitz 等發現白藜蘆醇可以作為最強的沉默資訊因數(SIRT1)的啟動劑,可類比熱量限制(CR)抗衰老反應,參與有機生物平均生命期的調控。 CR 是 SIRT1 的強誘導劑,能增加 SIRT1 在腦、心、腸、腎、肌肉和脂肪等器官組織中的表達,CR 能夠引起延緩衰老和延長壽命的生理變化,最顯著的可延長 50%。 有研究已經證實白藜蘆醇具有能延長酵母、線蟲、果蠅及低等魚類壽命的功效。
抗腫瘤、抗癌
白藜蘆醇在動物實驗上發現多種腫瘤細胞均有顯著抑製作用。有學者通過MTT法及流式細胞術證實了白藜蘆醇對黑色素瘤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有報導顯示,白藜蘆醇可以提升癌症放射性治療,發揮 "1+1>2" 的效果,有效抑制癌症幹細胞的作用。 但迄今為止,由於白藜蘆醇抗腫瘤機制的複雜性,研究者們尚未對其作用機制達成共識。
心血管疾病
「法國悖理(Frenchparadox)」現象即法國人日常攝入大量脂肪,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都明顯低於歐洲其他國家的現象,可能與其日常大量飲用葡萄酒相關,而白藜蘆醇可能是其主要的活性保護因數。研究顯示,白藜蘆醇可通過與人體內雌性激素受體的結合調節血液中膽固醇水準,抑制血小板形成血塊粘附於血管壁,從而抑制和減輕心血管病的發生和發展,減少人體患心血管病的風險。 原來浪漫的葡萄酒也是法國人健康的保健食品。
國外對於白藜蘆醇的毒性實驗作了許多報導,國內對白藜蘆醇安全性評價的研究相對較少。有學者採用白藜蘆醇對大鼠進行了腎毒性實驗,實驗顯示儘管小鼠腎臟重量增加但對其組織沒有毒副作用。通過小鼠口服毒性實驗對反式白藜蘆醇進行安全性評價,其結果表明反式白藜蘆醇沒有急性毒性及遺傳毒性,在人體測試劑量範圍內對人體沒有毒害,是可供人類食用的安全產品。